讲述者:邹沐岑(无心者老师)
桂林岭南伏羲文化研究院 会长
一、前言
当下很多人出现了各种心理、精神疾病,也有不少人因各种欲望贪念而让自己、社会、国家蒙受损失,各种丑恶现象层出不穷。本文从根本上来剖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各种疾病、各种贪欲,归根结底来说,是德行有伤所导致。
传统中医将人与天地自然视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将致病因素按来源分为:六淫侵袭和情志所伤。情志所伤又称作七情内伤,即人的七情六欲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七情和六欲与身体内在有对应的关系,例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在七情当中,涉及到七魄[1]。在六欲当中,涉及到六个脏腑。六个脏腑的对应当中有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总共十二条经络。这些经络与脏腑、情志之间有对应关系,即各经络有其对应的脏腑。比如说手少阴经,它对应的是心脏。另外,经络的气是脏腑功能的正常保障,它是脏腑正常功能呈现的最根本的基础,是人体生命保障的一个冗余,这个冗余就是经络中的气[2]。经络中的气每个人都会不一样,有人多有人少,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差异?
二、外德
《周易》中有一句话叫厚德载物,也就是说每一条经络都有对应的德来承载这个气,德有多厚,气的承载量就有多少。这个德是指天德。宇宙能够平衡运转不出差错,是因为天德饱满;人经络的气旺盛圆满,是源于他的德饱满。
人体十二正经对应有十二德,对应于十二脏腑,统称外十二德。
十二德包括:
平、顺、仁、和、忠、义、诚、信、圆、融、谦、善,分别对应于
肺、大肠、心、小肠、肝、胆、脾、胃、心包、三焦、膀胱、肾。
以心经为例,心经对应的德是仁。在中国的成语里面有“宅心仁厚”,是说这人对同事非常包容,对晚辈非常慈爱、仁爱,很照顾、很关心。宅心,就像一个人能够像在自己家里面一样安安稳稳;仁德够厚,故心经气饱满圆融。他的心经气饱满圆融,他怎么熬夜,怎么让他的心跳搞的像拖拉机一样都没事,因为有这个气在保着。说明它保护的冗余度非常的厚,就算心脏在短时间内遭受了一些损伤,或者在短时间内劳碌过多,它都可以很快地调整过来,这就是它的冗余度。德厚之人,熬个十天半个月照样生龙活虎;德不够的人要是像人家那样拼,心脏保准开始出问题。
三、内五德
十二德具足之人者其气长存,身体怎么会不健康?言行举止怎么会有违法律规范?然而世人失德,十二德不够,便有了种种疾病、种种恶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德健全起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培养内五德。内五德健全,就不怕外面十二德不健全。内五德源自古老的世代传承下来的伏羲文化。
内五德是真诚、善良、自信、谦卑、勇敢,这五德从词汇上去看与它们真正的意义不同。
1、自信
现在很多人很自信,大概分为几大类。
1)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自信。因为无知,盲目自信。
2)宠出来的自信,导致无畏。
3)自大。比如一个人在学术、学识方面做的不错,那么他就会在他的那一群人里面,老子天下第一。
无知、无畏、自大,这是现代人常有的三种自信。这三种自信不是真的,没有脚踏实地,这种自信是盲目的。
内五德当中的自信指的是从自知开始。这里自知也非常人理解的那样。
举例而言,问人吃饭了吗?每个人都会回答。可是,每个人回答的起源点在哪里?从哪里发出来?在哪个记忆当中出现?
在记忆当中发出的同时,还有两个地方在发出这个信号。
->吃的过程中哪个东西记忆最深刻?(记忆)
->那个东西觉得好吃或不好吃?(感觉、印象)
第一个从舌头来。
第二个是心念。觉得好吃,那是心念发出来;觉得不好吃,也是心念发出来的。
第三个,是什么原因去吃这餐饭,记忆里面肯定会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放桌上一看口水就来了;或者,放桌上来一看,算了将就着吃。这些是从情绪、从欲望来。人在发出这样的情绪和欲望的时候,其根在哪里?是哪个器官发出来的?是从哪个脏腑升起的?人们通常是找不到的。简单来说,某个脏腑的气特别弱的时候,就会对某一些东西产生排斥或者产生欲求。
现代医学都知道,说肝脏不好的时候,对油腻的东西特别排斥。排斥它就是从肝脏发出,它就是情。人们对此不知道,又如何说自知呢?人要有足够精细、足够干净、足够清晰,对整个生命内在有理解,才是真的了解自己。要有自信,从自知开始。
从深层角度去看,要从根本去了解自知是什么。一切的活动,一切的生活都是如此细腻,表现出来的时候才能如此简单。如果没有细腻的自知,表现出来的是自大,是狂妄,跟自信没有任何关系。
2、勇敢
内五德当中的勇敢是指人敢不敢去面对自己。
比方说一个人犯错,别人去指正他的时候,他总是找各种理由,不敢面对自己,这就是不勇敢。不敢面对的人,跟别人发生一些小摩擦都会耿耿于怀,无论别人怎么去说,可能都不承认,不承认耿耿于怀后面的短缺。人都是这样,总是把自己撑得很强,一个不勇敢的人会变得很脆弱。
人往往在每一个当下都被情欲、感官、思维和心念所束缚。真正勇敢的人是觉悟的灵魂,因为他敢于面对一切的情、欲、感官、思维挑战,敢于去战胜这些挑战,最终做到真正的自己。
远古的经典有言:人有二十八颗心,每一颗心如同他的王妃,他是那的国王,住在九门之城,每一位王妃都竭尽全力地去满足他的一切,这些王妃都会在满足他的时候,从他那里获取一些东西。这是对人的情、欲、感官、思维、心念最直接的一个描述。人是这座城中的帝王,二十八个王妃随时随地随刻满足一切需要。人要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真正做到自己很难。所以常人往往不能勇敢面对欲望控制自身的状态,不敢去应对任何内在的挑战,表面表现的很强悍,内在其实却很虚弱。这就是勇敢或不勇敢的范畴,是内五德中的总干。
3、真诚
内五德当中的真诚。
真,就是没有虚假,指人所能看到的,所能观察到的内在一切的呈现。这一切的呈现,比如说能够看到自己每个穴位里面散出来一股能量,这种能量直接干扰或者影响自己的思维,影响到自己去做某一个事情的决断;要么就看不到,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角色出现。没看到或者是有看到都无所谓。人所有的活动都要表现出来真实的那一面,而不是去虚掩,对一切都要保持一个内省的状态,这个内省的状态就是真诚。人只有真诚,他的内在才能呈现转化。如果不真诚,内在的转化不建立,外在的沟通、连接和建立不存在。
学习过伏羲文化的人,用手拿一片树叶,就能够感受到它高兴与否,能感受到它在体内作用是什么,能感受到它可以治疗什么疾病,甚至可以知道它是采自于哪一株的哪一枝。这种感受就是建立在内在真诚的基础上,一切才会呈现。内在不真诚,一切都会被掩盖掉,所有的真相都会远离。
4、善良
善良,是完美,是和合于宇宙的行为方式,合和于天道的行为方式。
中国古人有一些话很有意思,叫大善不见善、大仁不见仁、大爱不见爱。很多人会说自己很善良,这个善良是建立在欲望上的,这不叫善良,因为它与天道不合。真正的善是全然完美的展现,谓之善也。
全然完美的展现是什么样的?
比方说有人问我某个东西能不能吃的事情。
“师父我们能吃吗?”
“不可以,你不能吃”,或者我说“不行,这个不能吃。”
说这个不能吃,这三个字它是与天道相结合说出来的。因为他们的身体状态不具备那样的能力,他们的身体状态会被那个东西所伤。
接下来我又在吃。我说他们不能吃,然后我开始吃。他们会想不通,“师父这个活动展现,为什么?”
这里有与道相合的内容。他们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允许,他们现在的能力不允许;我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允许。我进行这样的活动,从他的心理角度、认知角度去说,他看起来我在忽悠他,在骗他,我就是贪嘴,就喜欢吃,就想吃,然后我吃了。这是他的心理,他觉得我不对,觉得我小气,要吃独食。这些都是从个人的角度,从情欲、思维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这些,说了这些话,有了这些思维。
但是我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把后面的一切都做完了,所以我展现出来这个活动。这个东西,本是天地之气所造,因为被别人污染,我把被别人污染那个部分给它化掉后把它吃了。在这样活动的呈现下,它是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既没有把它浪费,把它扔掉,又没有伤害到别人,是一个和合于天道的活动。在当下的范围之内,这所有的活动呈现出来的,相对的完美,这就叫善。
在善当中呈现出这个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躯体作为一个活动的个体,将有农残的部分转化掉以后,将这些吃掉,怀的是一颗良心,不是善心。善心不存在,善心是宗教说的,中国自古以来都称良心,以前没有人说善心。所以,善是人在活动当中进行了完美的呈现,在这个活动当中,依据活动的内容,躯体去承担了或者承载了整个宇宙天道的责任,这就叫善良。
这跟通常说的善良不是一回事。
比如说,一些老人家看到自己的孙子身体不好,感冒又咳嗽,弱不禁风的样子,就给孙子买鸡,炖鸡吃,补身体。这不是善,这是邪恶,因为她无知。无知本身就是大罪过。有人会说不知者无罪,不知者真无过吗?不知是大恶的基础,无知是恶之根。这样的奶奶真善良吗?但凡有一丁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感冒咳嗽时绝对不能补益,如果感冒咳嗽还补益的话,弄不好就会得肺痨,久咳不治。现今世上这样的人真是遍地皆是,多如牛毛。
5、谦卑
内五德当中的谦卑常人很难去理解。我拿自己的一个行为为例,可通过我这个行为去理解什么叫做谦卑。
人都有磨励的过程,都有修行的过程。我从很小就开始打坐,以前打坐很长的时间,每天晚上打坐的时间是凌晨2点到5点,这样的打坐时间我坚持了30多年。最初的时候非常辛苦,那个苦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扛的。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凌晨两点钟要从被窝里面爬出来,真的很冷。在那样的条件下依然坚持每天晚上打坐。打坐的过程也是度日如年,甚至是度秒如年,因为在气机启动的时候,经络要重新开启的时候,像老鼠在里面咬一样,苦不堪言。那种痛真是一秒钟都难扛。在这样扛的过程中,需要一颗心去硬抗着。这里面是对天道的臣服。
那种痛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一切都是这么扛过去的。这过程中,无数的心念冲击着,要放弃只需要0.001秒,要坚持却需要漫长的不知道多久,似乎等同于多少个岁月。扛的过程中,磨砺出来一样东西,这东西与自大绝对相反,那就叫谦卑,是从对天道的谦卑中磨砺出来,是对自己的谦卑,完全让心念,让感官,让情欲全部向自己臣服,那就叫谦卑。
谦卑不是做出来的,谦卑,在千锤万打当中磨砺出来。
四、内五德的重要性
1、重要性
内五德比外十二德更接近于天道,外十二德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呈现,而内五德是走向天道的阶梯。当人已经走向天道的阶梯的时候,外十二德自然具足。
内五德和外十二德对世人而言,叫道德,内五德称为道,外十二德称为德。所以当人具足了内五德走向天道的时候,哪怕只是在走向天道的过程中,外十二德都可以不管不顾。
人真正的知道、明道、悟道、合道之后,所有的外十二德皆毁,不存在,也不需要。再去追求这十二德,就背离了天道。所以说,有德则无道,有道则无德,道和德永远不可能合在一块,因为它们是阴阳的两个面。
2、案例
内五德能行者方能与天道齐,可超凡入圣。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便是这样一位具足内五德之圣人。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只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的“道”是天道,是效法自然的“道”,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五、公民素质修养
1、学识与知识
现代人学习的科学知识,实际上称之为学识。真正的识分为四大类,第一个是见识,第二个是学识,第三个知识,第四个神识。四大识当中,所有的科学知识统归为学识类。学识是黑夜里指引人们前进的明灯,在黑暗里无论那盏灯能够照多宽、多远,都不可能照亮整个宇宙。只有那么一片光,在光的边缘会出现很虚幻的,看不清的东西,会让人展现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科学。
知识和学识的区别,就在于知识的起源,源于内在不展现的太阳开始展现,不展现的太阳就是灵魂。当灵魂开始展现的时候,就会在内在的和外在的活动当中吸纳一切知识的内容,这些知识是被直接灌输的,不是通过外在学习学来的。真正的知识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2、成长与觉悟的过程
人的人格成长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阶段,这些阶段是当年人皇伏羲留下来给我们的瑰宝。第一个就是磨砺期,磨砺期的人失去了灵感,永远也找不到自信。一个磨砺期的人,没有勇敢,永远不可能达到灵魂的觉悟期。一个在磨砺期就倒下的人,无论他在世间获得多大的成就,他在生命的层面上都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磨砺期以后呈现出来的是觉自期,就是察觉到自己存在的状态,称之为菩萨乘。当人勇敢地去面对,勇敢的心建立起来的时候,那个层面叫金刚乘。从觉自期过后,才叫修行期。修行期过后,叫悟我期,悟我期过后叫实证期。实证期过后叫天人合一。这是一步一步的自我成就的过程。
只要达到悟我期,在佛教里面就叫十二地佛。修行期是从第十地到第十一地之间,这个才是修行期。佛教只有十二个次第。而天人合一是第二十一次第。但是人无论走到哪一个次第,跟别人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掌握了真正的知识,他的人格比其他人更加健全和完美,仅此而已。从觉自的自开始,人才是开始具备知识的基础,因为知识本身是从本源直接灌输进去。
3、提升公民素质建议
目前国内有许多机构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基本上都是以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内容当做瑰宝来传播,但那些很多实际上只能称为学识、见识,因为真正的知识在那之前就已经隐世了。这些国学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有不少报道,国家也开始重视。这样的学识对社会发展对民族复兴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人们依然在七情六欲的控制下做着跟从前一样的事情,依然会受到疾病的折磨,依然会肆意妄为。
如何防患于未然,如何从根本解决问题,提升公民整体素质,是摆在政府和各种教育机构面前的难题。
我们在这里提出建议:
一是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大力收集整理来自真正上古中华古老文明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知识、传承,系统梳理整理成适合当代的课程;
二是抓紧时间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师资力量,从而具备资格去传授这些古老的知识;
三是通过走进各地的公民道德文化大讲堂,向大众宣讲祖根文化(伏羲文化),普及基础知识;
四是在中小学逐步引入伏羲文化课程,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办专业学校,开设成人班,少年儿童班,让大众受益。
我们相信,随着真正知识的传播、弘扬,深入人心,整个社会的风气将会逐渐好转,人们的身心将得到极大提升,国民健康、品质、素质都将焕然一新,从而有能力真正实现民族复兴。
--------
[1] 在中国古代的经典当中称七魄为七鬼,居于肺中。这七鬼会偷其气,偷了气以后,让人生情,情会伤身,所以黄帝内经当中也提到过,情志伤身,情有七情,三有三志,志由心而生,情由魄而生。
[2] 气,正气,身体经络里面运行的阳气,是属于自身的。阴气,邪气,是因为情欲过多,魄偷走的气多,经络的气自然就会越来越虚,越来越空,外邪自然就填进去。这个气是外来的,非自身的,在身体里边就会造成疾病,让人的身体健康每况欲下。那个气在体内的时候,就叫阴气。
古伏羲文化,又叫祖根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华夏上古文化,历经历代圣人传承至今,从未间断。通过日常生活中,例如衣食住行、起居坐卧、饮食养生、婚丧嫁娶、渔猎耕种、历法庆典等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在表象中成长自己,学会真正的生活。古伏羲文化的十大内容:合道、独处、祭祀、自己、呼吸、衣着、宅居、烹饪、饮食、运动。
如对以上题旨内容有兴趣,欢迎跟我们联系。
一起复兴伏羲文化!